2.3 风险监控-客户健康度模型


首先,客户风险监控是客户活跃

/留存最有效的方式;

然后,说说客户风险监控的

4个目标,或者说风向标,包括

提前发现客户问题,提前主动解决

除了系统判断风险等级,引入CSM的认为判断,增加准确性

在组织内部搭建一套完整,而且各方都认可、统一认知的风险指标和体系

让其他部门也能直接对相应的风险负责

(关于为什么要做客户健康度评分

https://www.gainsight.com/customer-success-best-practices/customer-health-scoring/

接着,客户健康度模型(介绍3个模型,另外两个作为补充)

-核心模块

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,选择相应的模块,构建自己的健康度体系。

其中,优先级比较高的几个:

新手启动

服务

关系/情绪(NPS

、关键人变动

产品活跃度

-评分机制

每个模块都设置了相应的指标和规则

指标触发CTA,CTA决定了客户的健康度等级

同时,CSM有人为判定健康度等级的权限

这样,实现了系统

+人工的综合判断,完成了客户健康度评分

(关键:针对大客户和小客户,

CTA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区别。在Gainsight,大客户的实施、Adoption很多都是通过Success plan来实现,也就是说CTA是人工设置的。但是对于小客户来说,大多是自动化设置,自动化触发CTA

。这个是对客户分群之后,针对不同客户类型要有不同的健康度评分。

#这大概也是CS壁垒比较大的一块

具体拆解下每个模块的指标,仅做参考:

模块 定义 绿色 黄色 红色

意愿 销售交接给客户成功部门,准备实施的意愿度/或者说成功潜力(这里可能会安排Boaz S. Maor客户成熟度指数模型,用于成功潜力评估) noCTA -没有确认KP或者核心对接人-没有系统管理员-没有相应的是技术基础(例如使用Gainsight一定得有相应的客服、行为等数据) CSM标记:客户还没准备好开展Onboarding

产品需求 功能没有,或者需要优化 noCTA 服务等面向客户部门提交了一个“产品需求”工单,且需求可能造成客户流失风险 CSM标记:CSM认定这个风险会直接影响客户续签或扩展销售

bugs 产品bugs数量 noCTA bugs的数量甚至一定优先级bug的数据 CSM标记:-如果bug不修复影响客户续签/扩展-多个客户反馈了此类问题

Onboarding 新手启动(在Onboarding环节已经有所介绍,例如Gainsight有11个里程碑,都会触发相应的CTA) noCTA 根据CTAs的数量来定 系统自动:超过xx个CTACSM标记:特殊场景需要重点关注

服务 工单数、高优先级工单和长期未处理的工单数 noCTA -工单数量-高优先级工单数-延期工单数 CSM标记:-客户表达对于此类问题严重的担忧-CSM认为这个问题对客户很重要(我倒是觉得客服这块应该直接自动化,节省人力成本,只是标准可能需要定好)

客户变动 sponsor离职、财务苦难、企业倒闭等 noCTA -自动识别:核心对接人/KP账号解绑等(人员变动)-人为:财务问题、重组 CSM标记:-重大财务危机-重组导致可能流失-对接人流失但是迟迟没有雇佣或敲定新的对接人

主观情感/满意度 NPS noCTA -自动:NPS贬损-人为:对于EBR或者会议没相应甚至拒绝 CSM标记:针对上述问题,打电话或者其他方式,仍然没有解决

产品使用度/活跃度 常见行为,重点功能使用度 noCTA -登录-核心产品模块使用-新产品使用 CSM标记:(同服务,建议制定好标准,系统自动识别)

商业化结果 客户期望实现的结果,例如电商就是交易额、营销就是有效线索、销售的效率等 noCTA 依业务而定 CSM标记:(同服务,建议制定好标准,系统自动识别)

-基于生命周期搭建风险监控模型

生命周期 模块 指标 规则

Onboarding

Adoption

Renewal

-制定特定场景的playbook

@Onboarding风险

review项目里程碑

先内部了解延期原因

找客户了解延期原因

内部讨论解决方案

安排和客户的会议,着手解决问题

@情感/满意度风险-延迟付款

检查财务条款

检查客户相关数据,产品活跃度

、NPS、服务工单

找客户了解原因

(如果需要,转交给Business Owner/Exec Sponsor)

跟进财务,确认付款意向

确认收到付款

@情感/满意度风险-90天内无互动

检查客户相关数据,产品活跃度

、NPS、服务工单

确定核心对接人没流

电话或者邮件客户约一个review 或者meeting

人为创建一个Success plan或者解决方案

(如果需要,转交给

executive sponsor

备注:想要了解更多playbook,微信搜索“客户成功forCS”,关注日常内容更新。

-如何协作

2种情况

CSM自己处理

CSM协调其他部门,甚至上级处理

对于需要协调来解决的情况,包括TL

、团队内其他职能、其他团队、其他部门、客户成功VP、CEO等等,都是资源。

其中有几个关键点:

CSM有flag的绝对权利,即便没有CTA

,但是CSM觉得客户有问题都可以标记

定期的会议是处理flaged的CTA的场合

-结果注意点

得思考清楚几个问题:

健康度分数能预测客户续签

/

流失么

数据更新频率?

除了思考企业给客户的价值,客户给企业带来的价值?(有意思)

健康度需要包含哪些因素?

这些构成元素的数据采集是自动还是人工?

权重如何?

最后的补充

最小可用方案

Gainsight的健康度模型是健康度的核心评判标准(加上商业结果总共9个模块,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),核心作用是为了及时发现风险,主动处理解决,减少流失可能性,当然一些主要节点(例如顺利完成Onboarding、高NPS等),也是扩展销售和口碑推荐的好时机

进阶方案

GIO的温度模型,温度主要是和客户续签/扩展相关的指标,一般情况下这个指标就是我们说的“客户期望实现的结果”,比如有赞就是GMV

,销售易就是closed的线索。将温度指标和上述的健康度指标(理解成

客户成功定义里面的“恰当的体验”

)进行交叉分析,如下图,可以发现:

健康度高,温度高,扩展、口碑推荐

健康度高,温度低,先解决温度低的问题(关键),同时挖掘扩展的机会

健康度不高,温度高,先解决健康度问题,同时挖掘扩展的机会

健康度不高,温度低,赶紧先解决温度低的问题(关键),再解决健康问题

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方案

上述两个方法,其实已经把客户风险和客户机会(扩展和推荐)的关键节点都识别出来了。但是为了实现资源最大化,我们还得考虑一个因素,叫做“客户成熟度”,可以理解成“客户利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自己期望的结果的潜力”。将两者进行交叉分析,得出如下结果:

健康度高,成熟度高,扩展和推荐

健康度高,成熟度低,扩展潜力较小,可能是企业“现金牛”,重点可以做咨询服务,不是提高产品使用能力,而是附能,提升客户经营管理能力;如果资源有限,可以花费最少的资源进行客户维护

健康度低,成熟度高,有潜力,重点挽留提升健康度

健康度低,成熟度低,可以直接主动让其流失,或放置不管,让其自然流失

(不过

,问题是像原始方案里面“客户成熟度”的信息采集,成本非常高,什么时候采集,多久采集一次,都是比较繁琐,一般企业很难做到。但是思路倒是可以借鉴,那么问题变成如何简化“客户成熟度”模型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